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共绘科创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4-06-14 21:47    点击次数:15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联手沪苏浙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长三角科技创新统筹推进、协同发展。

近日,在合肥科学岛上,稳态强磁场装置迎来了新一批实验用户,正在南京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陈繁强,忙着和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在强磁场平台开展材料物理学领域的实验。

据介绍,磁场越高,科学发现的机遇越多。作为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强磁场能改变一些物质的状态,放大新现象,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更准确地测量。

“在这里做实验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磁场更高,可以在更极端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测试。”陈繁强说,得益于长三角地区科研设施的资源共享,申请使用这个装置的过程比较顺利,从南京来到合肥也很方便,早上抵达合肥把这个样品放进去,下午就可以测试,这对科学研究是非常便利的。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安徽与沪苏浙共同成立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数据资源的跨部门汇聚和跨地区融合。目前,已有包括稳态强磁场中心在内的27个重大基础设施、46008台(套)科学仪器在平台上加速流动、开放共享。

不仅如此,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还可以通过领用科技创新券,购买资源、服务等,加速创新资源的流动。目前,安徽省级和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市都相继出台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马鞍山市首批创新券抵扣额度达467.2万元。

去年10月,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这一重大成果,正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完成。

重大成果的突破是长三角地区共同协作攻关、技术推陈出新的生动实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我省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实施有组织科研,以“揭榜挂帅”“公开竞争”等方式立项实施国家级联合攻关项目11项、省级项目72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6.76亿元。

高规格协同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安徽分中心建设,按照“中心+专业研发机构”模式,与沪苏浙共建“陶铝新材料”“绿色建材与高端制造”“农业传感器与智能感知”等一批省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水稻种业技术”“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等领域省创新联合体。

如今的长三角,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23年,安徽共吸纳沪苏浙地区技术合同7090项,成交额1061.49亿元,分别增长69.8%和51.8%,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

在推进科技攻关跨区域合作的同时,产业协同的深度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0年,芜湖与上海市松江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科创飞地”。借助长三角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吸引海内外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孵化,促进创新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去年,总投资约9.7亿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在上海松江区开工建设,“科创飞地”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据悉,“科创飞地”启动以来,芜湖与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共建进一步加深,已有20余家本地企业在上海“科创飞地”设立研发机构,涉及车联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航空电子等产业。通过“科创飞地”,还招引了百名海内外高端人才为芜湖企业服务。

小小一片“飞地”,激活了大大的创新动能。除芜湖外,宣城等市也在沪苏浙建有“科创飞地”,形成“研发在沪苏浙、成果转化在安徽”的创新模式。

创新资源不断汇聚,产业协同不断深化。根据最新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2年的262.48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11.17%。

■ 本报记者 鹿嘉惠 本报通讯员 卞晓庆



热点资讯

郑刚再发文回应罗永浩:D轮近10亿融资花哪里去了?

9月7日上午,紫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郑刚在微博发6000字长文《郑刚:关于罗永浩近期诡辩“熊文”的回应(一)》。 郑刚在文中称,针对自己的穷追猛锤,罗永浩先否认事实,盖不住时拐弯抹角承认,再转移话题,顺便攻击对方私德。 郑刚还给罗永浩提出七大问题。 一、罗永浩,你怎么把D轮近十亿的融资一年内就花完了? 郑刚称,有媒体报道,“2017年8月,罗永浩宣布融资大概十亿元左右”。锤子科技的前五年都没有花超出十个亿,现在新融资的十亿一年内就糟蹋完了,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二、罗永浩,你还债先还给自己吗?...

相关资讯